|
随着我国老龄化日益严重,养老逐渐成了一个社会问题,是居家养老还是住养老院,不仅是老人自己纠结的问题,也是子女无法做出选择的问题
在这个艰难的选择题背后,潜藏着另外一个社会问题,我国长期卧病在床的老人日益增多
都说家有一老如有一宝,可更多人在这种情况下,面临的是亲情和工作的两难选择,稍有“不慎”,就会被戴上不孝的帽子
类似的情况,在欧美并不多见,日本的一对医生夫妇,在走访了很多欧美国家,发现在欧美几乎没有卧病在床的老人
为什么会出现截然相反的差距呢
我国的慢性病人数高,根据报告显示,我国从1991年开始,因慢性病而离世的人数一直在增加,慢性病的发展进程相对慢,而在发展之中会造成很多器官的损害,甚至使人逐渐丧失行动能力,直接使得我国卧病在床的老年人数量增多。
欧美国家的慢性病几率就少了很多,从1963年到1980年,其心脑血管相关的慢性疾病,已经下降了接近50%,没有了这么慢性疾病的纠缠,是欧美国家很少有人卧病在床的主要原因之一
另外一个因素是生活观念,欧美人崇尚自由,在知道剩下的日子不多以后,他们会选择旅行,一是不给子女增加负担,二是为了要自己的余生更加精彩。而中国人自古就有落叶归根的说法,如果有选择,大部分人都会选择回到家乡,了结余生
对待疾病的态度也是不一样的,欧美人得知有病以后,态度更为积极一点,即便是大病缠身,也不愿意让自己浑身插满管子,更不愿走到要人喂食的地步,在他们看来,这样的生活毫无自由可言,是违背自然发展规律的,更是一种对自己人格的侵犯。
在我国则不一样,老人的选择权不在自己手里,而是在子女手里。更多的老人在发现得了病以后,后续的人生如何选择是子女说了算的,身负“孝”的重责,无需过多考虑,都会选择救治,直到实在无法挽回。
本意也许是好的,但是也要照顾到老人自己内心的想法,不是每个老人都原因在床上度过余生,接受各种手术的折磨,也许这个时候的老人,更想要接触到阳光,更想呼吸到新鲜空气。
生老病死,是人生常态。在生命走到尽头时,是选择在阳关下离去,还是躺在病床上在痛苦中走到终点,每个人都有进行选择的权利
|
|